首届“中国医师节”随想

记得很久以前,每当护士美眉欢度“护士节”时,我常常会诙谐地调侃一下,我们啥时候会有医生自己的节日?       三十四年从医生涯过去了,离退休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还算幸运,终于迎来了医生自己的节日——2018.08.19首届“中国医师节”。         最初追逐梦想是因为对医生的敬仰,尤其是教科书里《白求恩大夫》的故事,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无私的奉献精神,让我们感受到这份职业的伟大和神圣。医务工作者在那个年代被美誉为“白衣天使”,我也成为了追逐医生梦想的一员,一不小心便成为了自己一生的追求。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阶段,我首次就业的医院是衡阳冶金职工医院,那时候也有200左右的医务人员,相当于一个二级医院。国营企业工厂的工人创造生产价值上交国家,医院由工厂拨款,负责全厂职工和家属的免费医疗,一个有着2-3万职工和家属的工厂,每天早上迎着朝阳,伴着厂区的鸣笛,踏进医院的大门。       八十年代初,作为恢复高考后第二届分配来院的小医生,就业的第一年,按照医院的要求实施24小时值班制,每天泡在病房,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包揽了科里的病历书写,每逢助产接生及手术操作必上,向护士姐妹们学习静脉穿刺技术,忙碌着,从来没有觉得累,每月拿着那点点薪水,也没有觉得自己穷,却有着现在已经感受不到的那种从事医学职业的自豪感。       我们有着一个从部队回来干练的老院长,几个业务副院长及科主任都是五、六十年代湘雅医学院的毕业生,沿袭了湘雅医学院管理理念,他们严谨的工作方式,无私的服务精神,让我在这里收获了医学生涯的第一桶金。           三十多年过去了,脑海里还常常记得曾经发生的幸福小故事。         记得有一天,一个手里牵着孩子,另一只手提着篮子的妈妈,从老远的乡村来到我的诊间,她给我送来了20个鸡蛋。我当时愣住了,她说:丁医生,你肯定不记得我了,三年前,我怀着孩子,坐胎,是你帮我转正了胎位,后来回家顺产,瞧现在孩子已经会走路了,今天来走亲戚,特意给你带来些自己家鸡下的蛋,表示一下我的心意。         是的,我想起来了,当时做完胎位外倒转后,我还要她家属在医院门口的小卖部买了一条棉布手帕,捆绑固定了一下腹部,还真好,胎位转正后没倒转回来,自然分娩。         算不算受贿? 我不知道,反正我收下了她送的鸡蛋,也收获了医生满满的幸福与自豪感。那时候,我们职工医院的挂号费五分钱,做胎位外倒转,没有收费,在职工医院免费医疗服务惯了,没有经济头脑。这样的医生会不会受欢迎?我们不得而知。         回过头去看看当时的我,还真懵懂得厉害。第一次做外倒转,没人指导,完全按照书本的描述操作,好在患者是二胎,肚皮松,很顺利地转过来了。当时也不知道害怕,操作后的并发症——什么胎盘早剥、早产、脐带绕颈呀等等,也没有交代签字,都抛在脑后。         书本上前辈们总结的经验,就是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指南,没有畏惧、不担心后患,就这样做了......       医生冒险了,患者少了臀位分娩的种种并发症(胎膜早破、脐带脱垂、难产等等),减少了剖宫产机会,患者少了痛苦,少花了费用......         真是:医生冒险了,患者收益了......          时过境迁,如果有人问起,现在还有这样的情况,你会做吗?       我沉默了.....       虽然我医心未改,却是勇气耗竭......         如果因为并发症带来医疗纠纷,可能出现不可预料的后果。医生要怎样去面对?作为医生要独自承受来自社会、单位和家庭的压力,面对患者、领导、同事及朋友的疑惑,没有一颗强大的心,是无法面对这样的窘境......         所以,面对日趋复杂的医疗环境,有医者选择了逃避、放弃,甚至走向绝境......         医生,作为医疗单元最底层的独立结构,真的很渺小、很渺小,没时间善待自己,没精力顾及家人,更撑不起自己头顶的这片蓝天......         当医生久了,经验练就了一双慧眼,能够明辨错综复杂的病情;而经历磨练掉了勇气,难以分辨日渐浑浊的境况......         记得老妈常常跟我说,你一定要认真对待你的工作,因为会有两条生命把握在你的手中。         做医生,时时绷紧心中“安全生产"这根弦,医路走来,虽然磕磕碰碰,还算幸运——平平安安。         作为医生,终于有了自己的节日,几许感慨、几分无奈、几多困惑、几丝希望.....         医路漫长,一路前行......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