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了解杜冷丁吗

癌痛患者不存在“成瘾”问题

  为达到癌症患者的止痛目的,必须应用止痛药,尤其是吗啡类止痛药。河北崔医生可能没有完全理解吗啡治疗癌痛的“不成瘾”,特分析如下。

何谓“成瘾”

  所谓成瘾,是指个体与药物接触的过程中产生的适应性,从而发展成为依赖。这里有生理的成分,但主要是心理的依赖。

  必须指出的是,癌症患者不存在麻醉药成瘾的问题。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癌症患者的无痛是人权的体现,随着对药物的生理适应,所用的麻醉药剂量将逐渐增加,但过去很多医生都担心剂量大会中毒,其实这也是没有必要的。

  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个体差异很大,对癌症患者来说,阿片类药物没有标准或极量的限制,而应根据患者的需要,和实际疗效出发,由小到大直到疼痛消失来确立个体的剂量。以口服吗啡为例,其有效剂量从5 mg起,直至3 000 mg(每片10 mg,相当于300片)以上,随着病情的发展还可继续逐步调整剂量。

  至于中毒问题,专家们认为的确应该注意,但不要太害怕,疼痛本身就是吗啡中毒最好的拮抗因素。

成瘾与剂量的关系

  对于癌痛患者的止痛药应用,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医生的任务是根据患者的陈述,结合体检和其他资料,客观地进行轻、中、重程度的评估,据情在“非阿片类药物?辅助药物”、“弱阿片类药物?非阿片类药物?辅助药物”和“强阿片类药物?非阿片类药物?辅助药物”等具体方案中选取最佳方案,达到完全无痛的目的。

  用量要从小剂量开始,随着时间的迁延,和患者对药物的适应,小剂量不能达到止痛目的时,必须增加剂量,而且必须按时给药,不能因为该给药的时间不很痛就不给药。既然前提是癌症患者不存在成瘾的问题,也就不存在杜冷丁成瘾,更不存在成瘾与剂量的关系。

杜冷丁不适合癌痛等慢性疼痛的止痛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错误地将杜冷丁代替吗啡列为癌痛的强阿片类止痛药,后来当时的卫生部纠正了这一现象。

  为什么杜冷丁不适合治疗慢性疼痛?

  ①杜冷丁的止痛作用仅为吗啡的1/10~1/8,对剧烈疼痛的止痛效果远不如吗啡;

  ②杜冷丁的止痛时间仅可维持2.5~3.5小时,而吗啡则为4~6小时;

  ③杜冷丁在体内代谢成无毒的哌替啶酸和有毒的去甲哌替啶,后者具有中枢神经毒性作用,半衰期长达12~16小时,若大剂量、重复使用杜冷丁,易致蓄积中毒,出现如震颤、抽搐、肌痉挛、癫痫发作等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临床上务必高度注意;

  ④可降低心肌收缩力,引起血压下降等;

  ⑤皮下或肌肉注射均可能引起局部发炎和组织硬节,反复注射可造成肌肉组织重度纤维化;

  ⑥注射后血中与脑内浓度迅速上升,容易达到引起“飘”感的高浓度,是该药发生流弊的主要原因。

  因此,癌症患者应避免使用杜冷丁。

杜冷丁适用于手术后的止痛

  杜冷丁适合于短时的中度以下疼痛的止痛,尤其适合手术后止痛。成人一般剂量为<50 mg,肌内注射,2~3次/日,1~2天后即停止,胸部手术后可用至2~3天。

  对于手术后疼痛,有时应用冬眠疗法让患者安睡,也可达到无痛的目的。杜冷丁正好具有较强的冬眠作用,由杜冷丁100 mg与氯丙嗪、异丙嗪各50 mg组成的冬眠合剂一号,在静脉输液的过程中,间断经静脉输液壶内加入2~4 ml,或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静脉缓慢滴入,可让患者安静、无痛地度过手术后的第1、2天。但近年来由于术后应用止痛泵的普及,其阿片类止痛药多选用芬太尼,术后应用杜冷丁已越来越少。

关于急性胰腺炎应用杜冷丁止痛问题

  急性胰腺炎以剧烈的疼痛为主要症状之一,常可致休克,止痛措施十分重要。吗啡可引起Oddi's扩约肌痉挛,导致胆、胰液排泄不畅,加重病情。此外,吗啡还有止泻作用,可加重胰腺炎患者的腹胀,所以,一般禁忌使用吗啡。虽然加用阿托品、654-2等一类药物可以缓解Oddi's扩约肌的痉挛,但可加重肠麻痹,因而加重腹胀。所以,杜冷丁成为常用的止痛药物。

  至于应用杜冷丁多长时间会成瘾?这与个体对杜冷丁的敏感性有关,在临床上,曾发现仅应用3天即产生依赖现象的患者。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