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的最魁祸首

阴道菌群失调可以诱发早产已经是学界的共识,最为普遍接受的机理是机会致病菌感染导致羊膜内炎症(蜕膜炎、羊膜炎、绒毛膜炎),炎症导致细胞因子与前列腺素分泌增多,最终致使宫颈软化和宫缩。但这仍然只是假说,缺乏直接的试验证据证实。

美国威尔康乃尔医学院的 Witkin 教授近期发表于发表于 BJOG 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基质金属蛋白酶(MMP)-8 和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可能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MMP-8 和 EMMPRIN 可以使阴道及子宫内环境更适于某些共生菌和机会致病菌的生长,尤其是细菌性阴道病的相关细菌,从而导致羊膜内感染。而人体的正常阴道环境可以抑制阴道上皮过多分泌 MMP-8 和 EMMPRIN,其抑制因素包括可产生 L 乳酸的阴道上皮细胞和可产生 D 乳酸的蜷曲乳杆菌、詹氏乳杆菌、加氏乳杆菌。

并不是所有产乳酸的细菌都是有益菌,BV 的标志菌——惰性乳杆菌、阴道加德菌和成熟 BV(Nugent 评分> 8 分)的标志菌——动弯杆菌属及奇异菌属,这些细菌或多或少都可以产生乳酸,但他们不仅不能保护阴道内环境,反而都是早产的危险因素。

在正常阴道内环境中,MMP-8 和乳酸之间存在一种平衡,但这种平衡在孕期很容易被打破。因为怀孕期间阴道菌群会发生变化,乳杆菌的数量会发生波动,这不仅导致乳酸含量的波动而且导致促炎症因子水平的波动。Witkin 提醒,D 乳酸比例高于 L 乳酸时早产发生率升高,这可能是阴道菌群失调的标志之一。

以这一理论为基础诞生的乳酸凝胶可以在不破坏阴道正常菌群的情况下保持阴道内环境稳定,维持正常 PH 值并使异常菌失去最适环境。而且,抗生素对于治疗阴道菌群失调已经不再是最优选择。

某些地区的孕妇习惯于自测阴道 PH 值并在发现异常时自行购买抗生素治疗。Hoyme 首先对此进行了研究并发现采用这种方法能够降低早产率。但后来大样本对照试验却否定了这一结果。

事实上,PH 值升高的治疗提示意义要明显高于 BV。在 PH 值升高者中只有 34% 可诊断为 BV,还有一部分患有需氧菌性阴道炎(AV)、内因性乳杆菌缺乏或其他影响阴道 PH 值的情况。比如有一部分患者阴道分泌物涂片 Nugent 评分在 4-6 分,介于正常菌群与 BV 之间,此种情况称为局部 BV,在人群中广泛存在。它们都属于早产的危险因素,危害并不小于 BV。那为什么针对 PH 值升高应用甲硝唑的治疗方法没有降低早产发生率呢?

首先,甲硝唑对需氧菌无能为力,其次,某些厌氧菌对它也不敏感,如成熟 BV(Nugent 评分>8 分)的标志菌——动弯杆菌属及奇异菌属。所以过多依赖抗生素来避免感染导致的早产已经不合时宜了。我们的目标是降低 PH 值,而治疗方法不仅仅局限于乳酸凝胶和糖原,像维生素 C 和益生素这样的抗氧化剂也有助于维持正常菌群。

相关医生 更多